出版社自費出書
從有寫作的一點點念頭到書印成出版處理完畢,耗時兩年。修改校稿,多于十次。寫草稿時,是天馬行空快感;改稿整理時,是忍痛割愛的痛楚;校稿定稿時,慘不忍睹實在再多看一眼自己的文章,越看越想改,越改越?jīng)]有了信心和底氣,到了一種了一種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處境,心累。最后還是交稿,完稿,完事。
賺還是賠了,一目了然。賣得越多,我賠的越多,所以我不需要什么大賣;我不需要誰的友情幫助購一本以表支持,感覺像接受別人的施舍似的。且買了不看,看了沒用,純粹就是浪費資源的行為,這和糟蹋他人的勞動成果有什么處別。心意我領(lǐng)了,但我真的還不至于要走到那么一個地步。送和友情購買是兩種性質(zhì)的區(qū)別,我選擇送書,是因為在我成長的道路上,你們給予過我?guī)椭凸膭睿闶俏业囊环菪囊庖稽c禮物,20元還不夠一個快餐的錢,算得了什么呢。禮輕情義重啊。
這年頭,出書真不是件什么稀罕的事兒。每天有多少書上市,每天就有多少書過時。經(jīng)得起時間的洗滌而沉淀下來的,越來越少。這年頭,出書的越來越多,買書的越來越少,認認真真看書有所收獲更是少之又少?觳偷哪甏裁炊荚诳,也都在快過時。自費出書,就像是商品的買賣,服務(wù)的買賣,有人報價,有人出書,沒幾天,書就嘩啦啦地印刷好出版了。那么一本書是怎樣制作和出版的呢,盡我所知,告訴你,你所想知道的。
一、選題
寫什么。你有什么料,就做什么菜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。選擇自己熟悉的,有料可寫的。就能很得心應(yīng)手。畢竟沒有人強迫我們必須寫或是不寫,寫什么完全是自己興趣和愛好。要做就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。這樣就不顯得那么累了。
首先,你得有一個思路,你要寫什么?定位讀者群是誰?把這個想明白,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由于我在選擇跑船前遇到種種困惑,百般無奈,航運發(fā)展了近百年,但實用實際的信息,卻這么缺乏。這是一個信號,這是一個需要,也可以這樣理解,你所需要的信息,你費盡心機卻沒有找到,當你跌跌撞撞摸索過來后,你的經(jīng)驗,就可以作為后來者的參考,解決了這個問題,就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。親身經(jīng)歷再加上廣泛思考,就整理成書了。不管是小說還是教程,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閱歷和思維。
二、行文
怎樣寫。這是一個技術(shù)活。是行文流水天馬行空呢,還是久久思索下不了,體現(xiàn)筆風(fēng)和文字的玩味。這個算是功底和內(nèi)力吧。很多東西有人是順手拈來,有人卻要費盡腦汁。有了書名,有了目錄的結(jié)構(gòu)框架,其實很多東西就可以很好的展開,所謂按部就班,一點點去完善了。
解決了要寫什么。開始動筆碼字了,開始寫作了。一個個問題的出現(xiàn)和解決,圍繞著一個核心的事件。當你寫到一定程序,目錄就會有了,書的框架也就成型了。再圍繞框架去查漏補缺,充實內(nèi)容,豐富文章。
三、定位讀者
給誰看。定位讀者很重要。這就決定了落筆的基調(diào)。是嚴肅文學(xué)呢還輕松筆調(diào),是專業(yè)的還是通俗的。誰會看,誰會感興趣,這點很重要。沒有讀者等于沒有市場,沒有市場等于什么都是零。沒有讀者就等于是自娛自樂了。這個也是決定了寫什么,怎樣寫的關(guān)鍵。雖然我們選擇做的事,不是為了取悅誰,但最起碼的是需要考慮到讀者的感受,就像搞軟件的,用戶體驗很重要。同樣的東西,可以包裝成有需要的適合的產(chǎn)品。
想想自己一路摸索過來,我知道在航海類就讀的學(xué)生,會需要我所提供的這些信息,我知道海員的家屬,他們也會很想知道,我們跑船到底在外面是做什么的。定位好的,準海員和海員,準海嫂和海嫂,其實后面寫的就不困難了。他們需要了解什么,我就提供這些問題的解答,只不過是用了一個巧妙的手法。
寫什么,怎樣寫。給誰看,誰會看,誰會感興趣,誰會有這樣的需求。這個問題需要很長時間的深層思考和定位,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,從一個念頭的沖動到整本書的醞釀,這個過程在不斷的修正,認識在不斷的提高。到最后的成型,修改校對,用十月懷胎來形容,一點不為過。否則就是孤芳自賞,自娛自樂。現(xiàn)在網(wǎng)絡(luò)信息如此多,沒有點料,很難出位的。人們都太忙了,沒有人有閑情陪你玩文字的游戲的。
四、找出版社
有了書稿,相對不成熟或已成熟的的稿件。就可以去找出版社了。除非你是名人,除非你的博客有很高的點擊量,否則基本上沒有出版社會愿意買你的稿件,因為你的作品沒有市場的需要。第一次玩玩心態(tài)的,自費出版是最省事,也擁有最大的自主權(quán)。你出錢,你說了算,你是上帝,別人拿你錢就是為你服務(wù)的。關(guān)于書號,國內(nèi)書號少則一二萬一個,且排隊半年也未必能輪到你。國際書號,是不需要錢的,但國內(nèi)不認可,理論上是不允許在市面上銷售的。現(xiàn)在盜版那么多,誰有那閑工夫去管你那一千幾百本的書。于是找一個家相對靠譜的出版社,國際書號,交了定金3000元,然后就開始讓他們制作封面。對于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動力和壓力,交了錢,就會迫自己快點完稿,畢竟花了錢。我一直忙碌的過程,其實就是為了完稿。交出了第一份完稿,心中才松了一口氣。
五、排版校對
校稿。交一份拿得出得出手的完稿。出版社開始排檔期,讓人負責校對。只要是更正里面的錯別字和標點。因為不是小說等通用讀物,專業(yè)知識方面他們也沒辦法去校對。所以基本上全書都是我一個人在折騰,好與丑都罷了。因為一個優(yōu)秀的編輯,會使文章起畫龍點睛的效果。航海類的圖書,難有專業(yè)的對口的編輯啊。
封面。封面可折騰了我不少。出版社外包別人做的封面。交了我不少了十個版本的封面。都沒有我要的感覺。最后的這個指南針,是我們船隊雜志里的一個圖片,當時看了特有感覺。然后通過高清的電分掃描把圖片提取了出來。為什么最終選定從簡單的版式呢。因為繁瑣的排版,需要很多統(tǒng)一,如果沒有精力和實力去弄好,簡單點是最好了。至少人們不至排斥,頂多說排的不夠好。定封面真的很困難。相對糾結(jié),拿主意。
排版。校完稿,就開始進入排版的流程。我提供了圖片的圖文版,然后出版社只是套模板放圖片。說真的第一次看到排好的版,我相當不高興,亂七八糟。很多細節(jié)沒有被注意。留白和圖片占空間排文也沒有用,只是生硬的死板的放圖片,沒有起到圖片襯托文字的作用。當時就失望了,以我那三腳貓的做過雜志美編的小功底,最起碼的審美還是有的。死馬當活馬醫(yī),時間拖到了后來,挺著急的了。改了兩次,又校對了一次,拍板定音,印刷吧,不折騰了。
印刷。開始印刷了,就沒有我的事。交了5000元才開始印。收到書時又交了8000元。至此,事情完畢。印刷期間大概十天左右,這期間特別煩躁,就坐火車轉(zhuǎn)了大半圈中國,去看望好朋友,天天吃大餐。
六、銷售
關(guān)于書怎樣處理,其實試探了三個方案。
第一個方案,讓淘寶里的大書店代售。他們開出的條件時,6折拿我的書,8折出售,郵費讀者承擔。且他們的郵費的報價相對高。想到自己送書都要交2折,即5.、6元的手續(xù)費,實在不爽,一想到本來讀者就少,卻還要如此高價,錢還沒有到我手,心里各種不爽。按照他們的運作模式,讀者至少得多花了近8元的成本。再看看現(xiàn)在我現(xiàn)在淘寶的情況,很明智當初果斷放棄了這個操作的方案。賣不出書,書店是不會打錢的,書店現(xiàn)在行情極差。
第二個方案,只要是快遞的運費,對方是在江西吉安的,他們給出了5678這四個檔次的報價。同城5元,江浙滬是6元,其他沿海是7元,偏遠地區(qū)8元,本來以為我沒有時間,這個報價還是心動的。但后來時間有的是,且這邊的快遞給出是7元的均價,看看也沒并幾個錢,再說叫他們打包裝什么的,這么小的利潤,人家也沒有這個閑工夫折騰。
最后選定了自己來折騰。綜合了各種因素的。其一是最大限度的減少其他環(huán)節(jié)的開支。其二自己經(jīng)手的,很多事情好協(xié)商協(xié)調(diào)好。其三,經(jīng)不起小讀者那叫簽名的虛榮,寫了第一批后,我再也不寫了。手都寫到酸,且自己的字,實在對不住觀眾了。也罷也罷,沒有經(jīng)歷過又怎么知原來這也是苦差事呢。反正最后這個操作的方案,靈活,自由,省錢,唯一就是把自己累了,還弄的心煩了。出了幾單錯誤的,還有幾個折騰要寄其他快遞的,活活把我給整暈了。反正我知道我不適合做淘寶,也不再眼紅別人能做好賺到的錢。術(shù)業(yè)有專攻。很好地體驗了一把從商。